IPv6部署蓄势待发 量身定制实现平滑演进

4月13日下午消息,为应对现有IPv4地址枯竭这一挑战,IPv6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纷纷出台明确的过渡计划并大力推进。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互联网用户,但IPv4地址仅占全球的不足8%,中国的IPv6部署形势异常紧迫。

作为国家政策主管部门,发改委在上个月正式印发《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45%以上, IPv6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500万,实现IPv4和IPv6主流业务互通。2013年底前将开展IPv6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向用户和应用优先分配IPv6地址,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

作为全球IP网络领域领导厂商,H3C又是如何看待我国 IPv6的现状和前景?在这场不可逆转的过渡大潮中,又应该如何运筹帷幄,在实现最低TCO平滑过渡的同时,规避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带着这些问题,C114中国通信网编辑对H3C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曹向英和解决方案资深架构师姚民进行了专访。

规模部署迫在眉睫

目前,全球基于IPv4设备的网络地址有40亿个,由于技术和历史方面的原因,我国拥有约3.32亿地址。网络获取量不足,安全可信度比较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互联网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看来,国内运营商需要积极获取丰富的网络地址资源,设备制造企业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服务提供企业亟需开发特色服务,用户迫切需要更先进的网络设施和更加安全优质的业务体验;同时,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以及三网融合等新兴交互式应用大规模发展,都对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形成迫切需求。

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主要提供商,三大电信运营商也纷纷行动起来。作为中国最大的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已在多地大规模开展IPv6试点并取得一定成果,将在未来三年内进行大规模的IPv6商业部署。

中国移动技术部总经理周建明表示,中国移动已经制订了端到端的IPv6完整过渡计划,包括接入网、承载网、支撑系统、终端、业务等环节,而目前已准备在9个省的大范围内开展IPv6试点。中国联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唐雄燕说道,联通在许多省市的IPv4地址到今年年底将耗尽,当务之急是解决地址短缺。

许多前期国内IPv6课题研究与试用的参与者也有类似的看法。H3C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曹向英认为,IPv6部署的进展速度,也取决于国家政策的推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策面正在加速成熟。目前运营商实施IPv6骨干网已经提上日程,中科院的IPv6计划也在实施。一旦完成IPv6的网络转换,对于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后续网络发展的成本控制和运营维护都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也将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加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如果完全是从市场的角度来考虑,IPv6的规模部署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一是投资规模比较大,二是短期之内看不到明显的效益。但一旦完成IPv6的网络转换,对于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后续网络发展的成本控制和运营维护都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也将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加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策面正在加速成熟。目前运营商实施IPv6骨干网已经提上日程,中科院的IPv6计划也在实施。H3C不但是IPv6国际和国内标准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同时也是国内现有成型试验网的重要供应商之一,我们所有产品都是支持IPv6网络的,而且也正在进行一些应用和安全方面的研究。” 曹向英如此说道。

需求导向实现平滑演进

H3C解决方案资深架构师姚民在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IPv6的部署已经迫在眉睫,但到现在落地的规模还不是很大,一是受制于商业模式和产业链的整体推进,第二就是不同的演进路径所带来的困惑。如何实现从IPv4向IPv6平滑过渡,是目前业内关注焦点。”

我国的互联网产业一直在高速发展,在这个节点上大规模引入IPv6,有人形容为“像是在给一辆快速行进的列车换轮子”,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运营企业而言,需要向用户提供低成本可靠性的服务。但是“在云计算时代,大量的内容都是存在云端,将会出现IPv6和IPv4两种云,网络部分必须要实现对不同终端,访问不同的资源,并提供相应的服务,这不得不说是个巨大挑战。”姚民说道。

由于IPv6无法前向兼容IPv4协议,出现了包括双栈、隧道和地址转换等在内的众多演进方案。有的可以缓解IPv4地址短缺的燃眉之急,有的可以帮助运营商应对来自终端用户或自身网络建设的IPv6部署需求。各种技术方案的应对场景不同,再加上运营商的网络基础各异,这都增加了运营商选择方案的难度。

运营商既要能解决IPv4的地址短缺的当前问题;还需要长远考虑,确定中后期的演进路线。从全网的角度来整体考虑网络改造的成本,在利旧的同时充分保护历史投资。对此,在IPv6试商用市场积累了大量经验的H3C,制定了根据需求导向提供定制方案的策略,根据不同运营企业的特点,在过渡组网技术,H3C在双栈、NAT444、DS-Lite等优先级较高的技术领域都推出了相应解决方案。

同时,H3C借鉴了在IT行业非常成熟的虚拟化技术,通过将设备进行虚拟,构建一个资源池,当网络需要扩容的时候,只需要增加板块等硬件设备。资源池实现了统一管理界面和业务平滑扩展。在不改变城域网现有的网络架构下,对外接口上通过虚拟化资源池技术,进行跨设备捆绑,可满足数十万用户大规模数据接入和分流。

安全和管理问题也一直是IPv6演进中关注的重点。在安全方面,H3C完成了COMWARE软件平台和全系列路由交换产品的IPv6安全考虑后,开始各产品线全面考虑IPv6安全融合,推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同时,H3C对网络管理平台进行了扩展,对IPv4和IPv6接入用户以及双栈设备实现了统一管理。据悉,H3C目前正在和清华大学进行深入合作,预想并解决IPv6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开放标准的灵活架构,统一的软件管理平台,全系列产品的Rdady,以及对不同用户特性化需求的深刻理解,这些都是H3C在IPv6市场上独占鳌头的原因。当然,这也源于H3C在技术上持续的高研发投入,有接近15%的收入用于研发,其中IPv6技术创新是关键重点之一,在企业内部H3C还制定了激励机制来鼓励内部员工在IPv6上做知识产权的创新。据统计,去年年底H3C公司累计申请专利超过3400件,IPV6方面授权累计70余件,在IT企业中人均第一。

作者:桑菊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pv6s.com/news/20120414349.html

(0)
admin的头像admin
上一篇 2012年4月12日
下一篇 2012年5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