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信IPv6试商用覆盖18万用户

日前,江苏电信在无锡顺利完成梁溪路局点约1万户宽带接入用户向NAT+双栈的迁移。至此,无锡分公司城域网的双栈网络能力实现规模部署,覆盖有线宽带接入用户约18万户(其中NAT+双栈用户1.2万户)。据了解,江苏电信下一代互联网演进部署现场试验项目是在全球最大用户规模的单自治系统IP网络和全球最大规模的CDMA网络上进行的IPv6技术试验,是涉及网络设备最多、业务最丰富、流程最完整的下一代互联网过渡试验,也是国内首次大规模的IPv6试商用部署。

该项目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一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在现网部署IPv6引入的基础——双栈技术,以验证IPv6的引入对网络和业务的影响,规避新建纯IPv6网络的节约型骨干网演进思路。二是过渡技术攻关创新。研究测试NAT444、DS-lite、NAT64等主流过渡技术,探索解决过渡技术在部署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促进过渡技术的成熟应用。三是业务能力开拓创新。对标IPv4网络业务流程,通过现网试验并发展一定规模的试商用用户,打通端到端的业务流程,推动IPv6用户规模增长。四是推动内容向IPv6迁移。研究内容和应用向IPv6迁移的关键技术,研发通用的共享式IPv6迁移平台,以内容和应用推动IPv6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五是技术创新与应用相结合,获得可部署、可复制的成果,为推动下一代互联网规模过渡奠定基础。六是与国内软硬件供应商联合创新、协同推进,一方面降低了试验成本,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产业链迈向成熟。这不仅可解决IPv4地址短缺对互联网发展的掣肘,也为建设下一代互联网积累了经验。

IPv4地址枯竭压力日增。中国电信未雨绸缪,于2010年年初在江苏、湖南等地启动IPv6商用试点。2010年,江苏电信在无锡启动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演进部署现场试验试点,由省市公司多个部门技术骨干组成的联合项目团队,重点对公网双栈技术进行现网验证,确认双栈技术作为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的基础技术是可行的。2011年年初以来的现场试验,重点对IPv6关键过渡技术涉及的有线宽带、无线宽带、IDC等业务进行验证,解决了IPv6过渡技术现网规模部署在安全溯源、地址分配、资源管理、运营支撑等方面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

项目团队保持前瞻性、敏锐性、创造性,在网络设备、终端、内容应用、支撑系统等方面发现并解决了多项规模商用部署的难题,多个技术解决方案具备国际领先水平,支撑集团公司形成了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并完成了4个发明专利的申请。

作者:李忠超 周春柏   来源:通信产业报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pv6s.com/news/20120614367.html

(0)
上一篇 2012年6月7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3年4月11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印度计划于2012年3月前全部切换至IPv6

    印度开始计划将国家的网络基础设施从IPv4转换到IPv6,目前正在要求所有的单位—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到公共部门以及公司在2012年3月前将网络迁移到新的互联网协议IPv6上。   …

    新闻动态 2010年8月21日
    93500
  • IPv4与IPv6:哪个更快?

    网上流传的消息是,有一种新的网站技术,可以提供更快、更安全的网络浏览体验,它被称为IPv6。事实证明,这种协议根本不是新的,而是自1998年以来一直在互联网上慢慢扩散,等待它发光的…

    2022年4月7日
    850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